行业动态
-
近期聚醚市场行情
自五月初随着原料环氧丙烷加速反弹后又急速下调带动下,聚醚市场也随之跌宕起伏。到5月中下旬,国内环氧丙烷又表现出窄幅态势,而聚醚市场在成本窄幅回升,终端需求偏弱预期延续的背景下,后续行情如何呢?聚醚工厂随着前期成本的大幅下降,工厂低价放量接单,至5月中下旬才陆续把订单交完。虽当前各工厂聚醚库存均不高,但每年的6月份是聚醚市场的传统淡季,由于随着气温的升高,海绵生产过程中烧心等问题致使增加生产难度,同时北方陆续进入农忙季节,故预期市场整体刚需难言乐观。而随着近年来国内聚醚行业对环氧丙烷需求的不断提升,虽国产PO增长也在不断提升,但仍需要部分进口环氧丙烷填充。2014年,我国环氧丙烷进口量在45.6万吨左右,在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占比为17.42%;2015年,随着陶氏聚醚装置的投产,日本住友在5月份永久关停其18万吨/年PO装置,新加坡多维持部分长约客户的供应为主,故未来进口货供应量将较去年明显缩减。国产环环氧丙烷经过前两轮的下调,环氧丙烷工厂的库存基本都回归至合理水平。受吉林神化装置停车检修,进口货抵达稀少,加之同时丙烯、液氯市场价格走高等利好刺激,市场低价减少,重心窄幅向上拔高。此外,从市场上了解,部分装置已开始检修或是有检修计划,这无一例外对市场供应量形成减少的预期。总体看来,虽原料环氧丙烷价格的坚挺将导致聚醚工厂成本难以松动,但下游部分企业对聚醚的需求已经提前透支,后续短期对聚醚的需求难以提升,此外场内业者心态看空犹存,市场操作氛围不高,预计短期聚醚市场亦难大幅反弹,多窄幅震荡整理为主。
2015-06-08
-
植物油有望成聚氨酯原料
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使用植物油,成功制备出聚氨酯。一直以来,研究人员都想用一种更环保的材料替代石油产品从而减少污染。植物油价格低廉,容易获得并且可再生,也可转基因生产。为此,华盛顿州立大学等3所高校组成的科研团队,以植物油原料为攻关方向,最终利用橄榄油、菜籽油、葡萄籽、亚麻籽、蓖麻油制备出聚氨酯。业内专家认为这项研究非常适于工业化,并且商业化潜力很高。现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和爱荷华州立大学已合作成立了一个致力于生物塑料发展的工业和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共有24家公司加入该研究中心。
2015-06-08
-
硬质聚氨酯泡沫或将刺激聚氨酯市场需求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GrandViewResearch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至2020年,全球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市场预计将达736.071亿美元。家具和室内应用在聚氨酯市场中占主导地位,2013年该领域需求约为3,991.6吨。汽车和电子电器,包括坐垫、内饰件和冰箱,使用量的增大将刺激聚氨酯市场需求。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市场。2013年该地区聚氨酯需求量为7,352.6吨左右,2014-2020年期间,需求预计将以5.9%的复合年增长率上涨。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建筑支出的增加将推动亚太地区聚氨酯市场的发展。此外,汽车和电子电器领域的强劲需求也起到重要作用。生产方面,亚太地区相对较低的原料定价对行业人士而言是最大的有利条件。 该报告的主要调查结果显示: 2013年,全球聚氨酯市场需求为15,670.6吨。至2020年,有望达到22,058.4吨。2014-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5%。2013年,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和硬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分别占市场总量的38%和26%。汽车领域预计将成为聚氨酯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2014-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到5.3%。在亚太地区,中国是最大的聚氨酯消费国,2013年需求量在该区域占25%以上。强劲的国内需求和生产能力将推动中国聚氨酯需求。美国是北美地区最大的聚氨酯消费国,2013年需求量在北美聚氨酯市场中占据83%以上。全球硬质聚氨酯泡沫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产品创新和应用开发推动着这一市场的发展。未来六年内,这一市场的研发开支将继续增长,很多企业将聚焦于开发生物基聚氨酯解决方案。
2015-06-08
-
日本三井2014年聚氨酯业务亏损减缓
根据日本三井化学(MitsuiChemicals)新闻发布,2014财年三井化学销售额为1548亿日元,下滑了90亿日元(7500万美元),其中聚氨酯业务的亏损有所减缓。公司称2014年聚氨酯部门损失了35亿日元,而2013年亏损达52亿日元。日元下跌促进了出口市场的销售额。根据公司财务业绩,受数量影响,销售额减少了140亿日元,而价格方面的积极影响导致销售额增加50亿日元。聚氨酯业务固定成本上升了12亿日元。 2015年日本三井预计聚氨酯销售额为1180亿日元,损失15亿日元左右。此外公司还表示将继续重点优化生产现场以及聚氨酯等不稳定市场的业务重组。
2015-06-08
-
三井化学和SKC聚氨酯原料合资企业获欧盟批准
根据欧盟合并规则,欧盟委员会(EC)日前批准了三井化学与SKC提出的聚氨酯原料合资公司。按照计划,日本三井和SKC将各持股50%,并将合资公司命名为三井化学&SKC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MitsuiChemicalsandSKCPolyurethanesInc.),总部位于韩国首尔,在韩国和日本均设有分公司。
2015-06-08
-
德国拜耳首款生物基聚氨酯纺织涂层发布
目前,德国拜耳材料科技公司正陆续以“impranil生态材料”这一品牌名,推出一系列水性生物基聚氨酯(pu)分散体。这种材料的可再生成分含量高达65%,该系列产品可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再度改善水性pu材料的可持续性。拜耳材料科技分别于4月21日-23日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欧洲涂料展览会以及5月4日-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会上展示这一研发成果。 拜耳材料科技纺织涂料全球业务总经理倪谷乐表示,可持续性已然成为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的重要考量之一,纺织行业也将其摆在首要位置。“impranil生态材料”能够帮助制造商、oem代工厂和品牌商改善生态足迹。该系列的首批产品专为服装、配饰以及制鞋行业而研制,将帮助业内各方优化可持续发展。
2015-06-05
-
国务院下令整治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建筑材料
5月25日晚,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康乐园老年公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造成38人死亡、6人受伤。针对本次重大火灾事故,中国国务院安委会特别指出,该事故暴露出生产经营单位违规采用易燃可燃材料为芯材的彩钢板,建筑耐火等级低等多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彻底排查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强化消防安全监管执法,针对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极易燃烧且会产生有毒气体的特性,集中开展公众聚集场所使用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装修装饰和保温材料的专项整治。 对未经消防验收、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彩钢板搭建建筑、违规使用聚苯乙烯或聚氨酯泡沫塑料作墙体保温层的,要一律停业整顿;对违规设置影响消防通道、安全出口障碍物的,要一律强制拆除;对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不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设施的,要一律依法依规从严处罚,并严肃追究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2015-06-05
-
旭化成南通二期聚氨酯项目投入运营
旭化成精细化工(南通)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将年产1万吨聚氨酯涂料固化剂和3400吨汽车涂料用水性树脂。日本旭化成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日本最大综合性化工企业。2005年,其在南通开发区投资建设旭化成精细化工(南通)有限公司,10年来企业规模、产品档次、经营效益稳步提高。公司在一期项目成功运营的基础上,去年又分别投资4200万美元、2100万美元上马涂料固化剂和水性树脂两大项目,将进一步提升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档次,优化产业结构。
2015-06-05
-
TDI废渣实现再生利用
4月19日,由沧州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学共同研发的“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工艺废渣利用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通过专家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一技术针对TDI生产废渣污染问题,将TDI废渣进行催化水解生成TDA(甲苯二胺)单体,实现了资源再生利用,是一项创新性工艺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这一项技术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和美国发明专利。 TDI是聚氨酯塑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软泡、弹性体、合成革浆料、胶黏剂、涂料、纤维和皮革织物涂饰剂等生产领域,为高附加值产品。然而,在TDI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焦油渣(焦油末),占到TDI生产能力的2%至8%,主要成分为多聚异氰酸酯。在原设计中,产生焦油渣会采用焚烧工艺处理,但是,焦油渣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烟雾,这些气体会腐蚀焚烧炉及烟道,排入大气中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处理这些废气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对环境会造成更大的污染。 如何使TDI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再污染环境,并将其再次利用?从2008年开始,丰源环保公司便开始和重庆大学合作,专门针对TDI生产废渣污染问题进行研发,历时7年共同研发出一种新技术。这项新技术将沧州大化TDI产生的废渣进行催化水解生成TDA单体,然后再次进行利用。这样,不仅解决了废渣污染环境的难题,还可以实现资源再生利用,产生经济效益。此外,这次开发的处理高黏度、高沸点液固物料的连续化反应和分离等技术,实现了万吨级工业化生产,形成了工艺技术软件包,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个项目每年可至少处理TDI废渣1.5万吨,减少焚烧1万吨废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余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7000吨,以及焚烧所耗燃料。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缓解国内TDA产品供应紧张的局面,还对我市今后的TDI生产行业污染治理产生促进作用。
2015-06-05
-
巴斯夫:重庆MDI综合设施首个前体装置开始试生产
4月29日,巴斯夫在重庆年产40万吨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项目中的硝基苯装置已开始试生产。MDI项目占地50多公顷,包括40万吨/年硝基苯、30万吨/年苯胺、40万吨/年粗MDI和40万吨/年MDI分离生产装置。硝基苯是MDI前体,是总投资额80亿人民币(约8.6亿欧元)MDI项目的一部分。
201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