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突发!利安德巴赛尔索赔133亿
多家公司索赔超500亿
自2023年以来,除了LYB以外,科莱恩陆陆续续收到OMV、陶氏、道达尔能源、巴斯夫、壳牌的起诉,合计索赔金额总计高达63.9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3.4亿元):
2025年5月26日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OMV)向荷兰阿姆斯特丹法院提交的损害赔偿请求,索赔总额约10亿欧元(约合83.5亿元)。
2025年5月9日,陶氏欧洲公司向德国慕尼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索赔总额约7.67亿欧元(约合61.5亿元)。
2025年2月25日,道达尔能源公司(TotalEnergies)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法院对包括科莱恩在内的四家公司提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索赔金额约为6.25亿欧元(约合50亿元)。 2025年1月9日,巴斯夫针对包括科莱恩在内的四家公司提起的损害赔偿请求。巴斯夫已经向德国慕尼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金额为1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12.4亿元)。 2023年10月18日,壳牌公司向阿姆斯特丹法院正式向包括科莱恩在内的四家公司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索赔金额高达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0.3亿元)。
事件的过程
据了解,该侵权行为发生于2011年12月26日至2017年3月29日期间,包括交换敏感的商业和定价信息,以及操纵与乙烯采购相关的价格要素。侵权行为的地域范围涵盖比利时、法国、德国和荷兰等欧盟成员国,违反了《欧洲联盟运作条约》第101条。
据了解,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对科莱恩、Orbia和塞拉尼斯处以总计2.6亿欧元的罚款(Orbia:2236.7万欧元,科莱恩:1.56亿欧元;塞拉尼斯:总计8230.7万欧元),原因是它们串谋压低乙烯采购价格,违反了欧盟反垄断规则。欧盟委员会当时表示,Westlake(西湖化学)也参与了采购联盟,但由于向委员会披露了这些活动,因此免于罚款。
然而,科莱恩自2020年以来曾多次进行申诉,据2023年10月法院披露的判决消息显示,法院支持了欧盟委员会的决定,并要求科莱恩承担其自身的法律费用以及欧盟委员会法律费用的90%。
2024年3月7日,欧盟普通法院发布了一项更正令(Order),对2023年10月18日的判决中的一个明显错误进行了修正。具体来说:
2023年10月法院披露的判决消息显示如下:
“在本案中,在争议决定的第116至118段中,委员会发现,鉴于与乙烯有关的侵权行为相当于购买卡特尔,并且并非所有参与者都出现在相同的下游市场,因此,委员会认为,根据销售价值而不是根据下游市场上销售的产品的销售额来计算基本罚款金额是适当的。”
2024年3月,法院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进行了更正:
改为“在本案中,在争议决定的第116至118段中,委员会发现,鉴于与乙烯有关的侵权行为构成购买卡特尔,且并非所有参与者都出现在相同的下游市场,因此,委员会认为,根据购买价值而不是根据下游市场上销售产品的销售额来计算基本罚款金额是适当的。”
上述两段话中,把“销售价值”改为了“购买价值”。也就是说,这一区别表明欧盟委员会在计算罚款基数时,认为对于采购卡特尔,应该用采购价值而不是销售价值来进行计算,因为并非所有参与者都活跃于同一下游市场。
综上所述,尽管科莱恩多次上诉,但欧盟普通法院最终维持了欧盟委员会的决定,并对判决中的表述进行了必要的更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收集转发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所转发的信息仅代表作者观点,只供参考之用,与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无关,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