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捷视点丨无醛时代真的来了?新国标之下,人造板产业能否撬动MDI新一轮增长?
时间:2025-07-10            

中国是人造板生产、消费和贸易第一大国,作为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限量多年以来的唯一强制国标, GB 18580已经经历了数次修订,当前正在实行的是《GB 18580-2017》。其最新版本《GB 18580-2025》于2025年5月30日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旧国标对比

55.png


第一,提高了人造板制品甲醛释放限量要求。2017版标准中,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采用单一限量值0.124mg/m³,限量标识E1。2025版新标准中,人造板甲醛释放限量应达到E1级(限量值≤0.124mg/m³)要求,没有变动;而人造板制品甲醛释放限量应达到E0级(限量值≤0.050mg/m³)要求,其对环保性能的要求显著提升。


第二,增加了人造板、人造板制品的术语和定义。

人造板是以木材或非木材植物纤维材料为主要原料,加工成各种材料单元,施加(或不施加)胶黏剂和其他添加剂,制成的板材。主要包括胶合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等。——需达到E1级,限量值≤0.124mg/m³要求。

人造板制品是以人造板为主要材料加工而成的产品。主要包括饰面人造板、木质模压制品、木质墙板、木质地板、木质门、木质线条、木质楼梯和木质家居部件等。——需达到E0级,限量值≤0.050mg/m³要求。


第三,完善了“1m³气候箱法试验方法”。2025版新标准中试件分类更细,封边和暴露方式更科学,区分双面暴露、单面暴露、空心人造板、集成材、木质门扇试件的要求。预处理过程,空气中背景甲醛≤0.050 mg/m³,空气置换率≥1次/h,试件间距≥25mm。检测时间缩短,48小时内不取样,48小时后,每24小时取样2次(间隔>3h),168小时内未达稳态则终止试验,结果计算取最后4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第四、明确企业可采用“穿孔法、干燥器法、气体分析法、小室法”进行生产质量控制,但需建立与1m³气候箱法的相关性。这使得测试结果更接近真实使用场景下的甲醛释放量,企业需升级检测流程以满足新要求。


此前,E0级和ENF级首次在推荐性国标GB/T 39600-2021《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量分级》中提及。其中,ENF级(无醛添加级,≤0.025mg/m³)为中国首创,对标国际顶级标准(如日本F☆☆☆☆标准、美国GREENGUARD Gold)。此次E0级写进了新强制国标《GB 18580-2025》,开始接轨国际主流标准(美国CARB NAF、德国蓝天使认证)。


MDI胶黏剂在固化过程和固化后不释放甲醛,因此使用其生产的人造板及其制品天然符合E0级(≤0.050mg/m³),甚至优于该标准。相比之下,脲醛树脂胶(UF)、酚醛树脂胶(PF)、三聚氰胺胶(MF)等含醛胶黏剂需要额外进行甲醛控制(如添加甲醛捕捉剂、改进工艺)才能达到E0级。随着新国标《GB 18580-2025》的推出,在政策层面强化了环保驱动的刚性约束,同时也进一步打开了环保胶黏剂,尤其是MDI胶黏剂在刨花板中的渗透窗口。


然而,问题在于:成本高企、加工工艺门槛、下游接受度等问题是否阻碍了MDI胶黏剂真正的“放量”?本期率捷视点,我们将解读MDI胶黏剂在人造板(尤其是刨花板)领域的发展趋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比较全面的视角。



刨花板产能逆势增长,无醛板为最大助力

4443.png

截至2024年底,纤维板总产能较2023年进一步下降至4183万立方米/年,同比下降9.0%,呈现连续四年大幅下降局面,与刨花板产能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中国大陆新增刨花板产能1541万立方米/年,为中国刨花板产业发展历史上年度投产总量最大的一年,总产能达6415万立方米/年,较2023年增长21.7%。其中定向刨花板(含多功能线)新增产能668万立方米/年,总产能达1769万立方米/年,较2023年大幅增长56.0%。相较于纤维板,刨花板其核心优势在于环保性更优、物理性能突出、成本效益显著,尤其是无醛刨花板的推广和新设备技术的迭代推动了刨花板需求的增长,在环保家居和绿色建筑领域,刨花板的需求得到了显著提升。


111.png

来源: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率捷咨询整理


目前加工人造板使用的胶黏剂主要有脲醛树脂胶、酚醛树脂胶、三聚氰胺胶,都是以甲醛为原料而制成的,与消费者对于健康、环保的追求大相径庭,而非粮淀粉基、大豆蛋白基或木质素基胶粘剂虽然可以避免甲醛超标的问题,但受限于生产工艺、制品性能和成本,尚处于小批量验证阶段。所以目前在无醛板领域,MDI作为技术最成熟的一种,为众多人造板企业的无甲醛产品生产所使用。同时其分子量较小,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能够有效渗入木材的孔隙中,形成坚固的胶合层。与传统的酚醛树脂、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等胶黏剂相比,MDI具有多个明显优点。首先,MDI在固化过程中不释放甲醛,符合绿色环保要求,解决了传统树脂在使用过程中甲醛释放的问题;其次,MDI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够快速与木材表面反应形成稳定的胶合结构,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同时,MDI固化后的胶层具有优异的耐水性,能够在潮湿环境下保持较好的粘结强度,特别适用于需要防潮、防水的应用场景。


2.png

来源:网络公开数据,率捷咨询整理


尽管MDI胶的优势明显,但新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国产主流设备平均需要3000-5000万元/产线,进口设备更是高达2-3亿元/产线。设备投资的高额成本成为企业进入无醛板市场的主要门槛之一,尤其是在产能扩展和设备更新方面,定制化设备的研发和投入增加了生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资金实力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了市场进入的门槛。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无醛刨花板趋势已成

截至2024年底,全国305家刨花板生产企业保有329条刨花板生产线,平均单线生产能力由2020年的10.6万立方米/年上升到19.5万立方米/年,生产企业数量由2020年的329家缩减至305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这使得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有利于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单线生产能力的提升,促使企业采用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如连续平压生产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刨花板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更好地应用到无醛板的生产中,能够更好地控制无醛板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3.png

来源:网络公开数据,率捷咨询调研


此外,从无醛板产业的价值传递来看,产业链的主要价值集中于下游应用厂商和装饰工程企业,家居产品制造商可以借助“无醛”这一环保标签,提升产品品牌溢价和品牌影响力,吸引注重环保和健康的消费者。通过强调无醛板的低甲醛释放特性,家居品牌能够在绿色环保消费趋势中占据有利位置,推动产品销量增长并塑造品牌价值,使得无醛板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4.png

来源: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率捷咨询整理


根据率捷咨询调研,2020年刨花板中无醛产品渗透率仅约8%,2024年渗透率超40%。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严格和消费者对健康家居的需求,无醛刨花板的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全屋定制、儿童家具、高端酒店、医院疗养场所等领域的应用快速拓展,逐步由“亮点营销”走向“市场刚需”。


5.png

来源:网络公开数据,率捷咨询调研



无醛板支撑未来增量,机遇与风险并存

根据率捷咨询调研,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聚合MDI消耗量约130万吨,集中在家电、汽车、建筑、冷链和板材等下游,其中板材消耗占比约19%,较2023年增长约25%。


6.png

来源:率捷咨询


尽管板材不是MDI最大的消耗下游,但在家电、建筑等传统行业需求趋缓的背景下,MDI在环保家具板材中的“结构性增长”显得尤为关键,尤其是无醛板成为“消费升级+政策驱动”的共振焦点,未来MDI在其中的增长核心不在于“绝对放量”,而在于其在更高利润结构中的嵌入深度,率捷咨询判断板材用MDI将在企业利润模型中的权重持续提升,成为行业“结构性护城河”。


从2001年首版GB 18580到2025年版GB 18580,我国人造板标准历经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行业正以绿色为底色构建“政策-产业-消费”的高质量循环。对于企业而言,现在不是观望,而是定位自身位置、评估供应链、调整产品战略的关键时间点。未来3–5年,无醛板市场的爆发与否,也许就是MDI行业结构变化的真正分水岭。


率捷咨询建议MDI企业应紧密关注家具企业对板材的性能需求,特别是在不同细分下游中的性能需求,通过不断研发高性能的MDI胶体系板材,满足家具行业对环保、无醛、耐久性等特性的需求,重点开发适用于不同板材的MDI胶体系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与设备制造商、生产商合作,提供施胶设备的解决方案,联合设备厂商开发标准化设备,降低生产技术门槛帮助客户优化生产工艺,提高无醛板的渗透率,通过技术支持和设备创新,提升MDI胶在这些板材中的应用,推动无醛产品在这些领域的市场份额。


此外,MDI企业可以通过适当让利的方式,加速市场普及,促进无醛板材的渗透,尤其是在价格敏感的市场中,通过与下游企业的合作,建立起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配送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高效运作。通过供应链的整合,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增强市场推广能力,推动MDI胶体系板材的快速市场渗透。


MDI产业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率捷咨询通过长期追踪MDI消费结构、下游应用变迁,以期望协助客户更早识别关键变量,精准把握趋势边界,与行业共同成长。


内容来源:率捷咨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收集转发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所转发的信息仅代表作者观点,只供参考之用,与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无关,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