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万华化学:扩产、54亿大项目落地!
扩产甲基胺
7月1日,万华宣布拟将其甲基胺产能由10万吨/年扩产至12万吨/年,据了解,主要产品包括CHA(环己胺)、DCHA(二环己胺),此次扩产将巩固万华在全球胺类化学品领域的领导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万华烟台10万吨/年甲基胺项目已于2023年3月底投产,其产品方案包含7万吨/年的环己胺、1万吨/年的二环己胺、2万吨/年的N,N-二甲基环己胺(DMCHA)。另外,万华BC公司也拥有相关产能,产品纯度CHA≥99.9%、DCHA≥99.8%,完全满足食品和医药级应用标准,且与其现有合计产能可覆盖全球60%-70%的市场需求。
CHA是合成多种药物的关键中间体,其磺酸盐(甜蜜素),作为一种低成本甜味剂,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DCHA也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可用于橡胶促进剂、金属缓蚀剂、表面活性剂、医药和农药的合成;DMCHA则在聚氨酯泡沫(高效发泡催化剂)、油品添加剂杀菌剂、消毒剂、匀染剂、抗静电剂以及合成药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是苯胺加氢制得的下游产品。据悉,万华采用了自主开发的长寿命催化剂构建了集成化生产系统,可实现99.5%的高收率与资源循环自给。
合资项目
7月1日,总投资540000万元的兴华硅材料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备案公示。兴发与万华拟通过该项目拟建设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和电子级磷烷、光刻胶用光引发剂、电子级双氧水/硫酸等生产装置,配套百余套高端实验检测设备,拟打造国家级实验室。
兴发集团是具有矿、电、化一体化的综合磷化工企业,其企业核心资产为自有磷矿,而磷化工副产物氯甲烷是有机硅单体合成的关键原料。自2008年进入有机硅行业起,兴发便配套有机硅单体及下游深加工产品。该企业与万华继磷化工之后的下一步计划便是在有机硅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合作。
就有机硅下游产品而言,截至2024年年末,兴发集团在下游深加工产能超过30万吨/年,包括110胶12万吨/年、107胶12万吨/年、密封胶6万吨/年、硅油5.6万吨/年。另外,在有机硅新材料推进研发方面,兴发正在落地有机硅皮革/泡棉中试的产业化,同时依托与中科院深圳先进院联合搭建的有机硅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发高性能硅橡胶、硅树脂、高端有机硅电子材料等材料,而此次,与万华的合资实验室所涉及的有机硅产品就包括包装胶、导热灌封胶、硅树脂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级磷酸供应商,兴发集团用近十年时间攻克了芯片制造关键材料的技术壁垒。其自主研发的超高纯电子级磷酸纯度达到99.9999999%(9个9),金属离子含量低于3ppb,成功打破日本关东化学、德国巴斯夫等企业的长期垄断,已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并出口至日韩欧美等高端市场。
这一技术突破让兴发集团的产品从磷矿石时代的“论吨卖”,转变为高端产品“论克卖”。并于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 “芯片用超高纯电子级磷酸及高选择性蚀刻液生产关键技术”,该成果使中国在半导体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
目前,兴发集团已建成华中地区首个电子化学品专区,湿电子化学品产能达30.8万吨/年,全国居首。其子公司兴福电子于2024年9月27日成功通过上市审核,并于2025年1月22日正式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兴福电子目前已建成6万吨/年电子级磷酸、10万吨/年电子级硫酸、3万吨/年电子级双氧水、5.4万吨/年功能湿电子化学品以及2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1万吨/年电子级氨气产能,产能规模居行业前列,产品质量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已实现中芯国际、华虹集团、SK海力士、长江存储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客户的批量供应。目前,兴福电子正在推进4万吨/年超高纯电子化学品项目、电子级双氧水扩建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微电子新材料产业发展动能。
另外,今年年初,兴福电子的上市,是兴发集团计划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电子级电镀液、研磨液、前驱体等产品布局,突破发展电子特气、封装材料,力争实现产能翻番和主导产品芯片国产化全替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收集转发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所转发的信息仅代表作者观点,只供参考之用,与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无关,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